企业邮局生产环境 销售网络 组织机构 友情链接 English

 

 

 公司主页 关于我们 产品介绍 客户留言 志信新闻  售后服务 诚征代理 招才纳贤 企业文化 经典工程
 

本公司的宗旨:科技为先,真诚奉献,今日的质量是明天的市场,完善服务使您无后顾之忧。

 
 
 
 志信产品  
 
防爆电器 防爆灯具
防爆管件 防爆按钮
防爆开关 防爆电箱
防爆电机 防爆接线
防爆仪器 防爆其它
防爆电话 防爆风扇
防爆插座 防爆全塑
志信电控 三防产品
 
 客户服务  
 
承诺体系 质量体系
营销网点 网站地图
打假热线 联系我们
信息反馈 防爆知识
   
 
 
 成员企业  
 
 
 
 
名称: 防爆电气产品的安全使用应从危险场所的正确分类开始
所属分类: 防爆知识
大小: .00 K
资料添加: 管理员
相关说明: [摘 要] 危险场所分类工作主要有两方面的内容: (1) 根据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频率和持续时间把危险场所分为三个区域 0区:爆炸性气体环境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存在的场所; 1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的场所; 2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如果出现也是偶尔发生,并且仅是短时 间存在的场所。 (2) 确定危险场所存在的数量和范围 因为仅仅确定某处危险场所的区域类别还不够,还必须确定这类危险场所在设备内部和 周围存在的数量,而且要确定每类危险场所的空间范围,也就是说要对场所的空间范围进行 准确的定量。 2.3 危险场所分类的基本原则 (1) 对处理或贮存可燃性物质的设备及装置进行设计时,应尽可能使危险场所的类别成为危 险性小的类别,尤其应使0区场所及1区场所的数量及范围都成为小,亦即尽可能使大多 数的危险场所都成为2区场所。 (2) 工艺流程用设备应主要为2级释放源,如果达不到此要求,也应使该释放源以极有限的 量及释放率向空气中释放。 (3) 危险场所的类别确定后,不得随意进行变更。对于维修后的工艺设备,必须认真检查 后确认其是否能保证原有设计的水平。 2.4 危险场所分类的思路 由危险场所的定义可知,危险场所是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或预期可能出现的数量达到足以要 求对电气设备的结构、安装和使用采取专门预防措施的区域。 由定义可见,判断场所是否为危险场所,主要根据该场所是否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而 爆炸性气体环境形成的条件,是可燃性气体的浓度范围是否处于爆炸极限范围内。可燃性气 体在空气中的浓度在这个爆炸极限(即爆炸下限和爆炸上限)范围内,遇点燃源即可形成爆炸 ;若超出这个范围,即使用很强的点燃源也不能激发爆炸。也就是说,凡是浓度低于爆炸下 限或高于爆 炸上限的混合物,与点燃源接触时都不会引起火焰自行传播。浓度低于爆炸下限时,由于过 量的空气作为惰性介质参与燃烧反应,消耗一部分反应热,起了冷却作用,阻碍火焰自行传 播;相反,浓度高于爆炸上限时,由于可燃物过剩,即空气量不足,导致化学反应的不完全 ,反应放出的热量小于损耗的热量,因而也阻碍火焰蔓延。 由上述可见,场所中的可燃性气体出现的数量是决定场所危险性的关键,而场所中可燃性气 体的出现,主要取决于可燃性气体释放源及影响可燃性气体积聚的通风状况。因此,我们可 以 理出这样一个解决问题的思路:场所根据其危险性大小分类——场所的危险性取决于场所 中爆炸性气体环境出现的数量——爆炸性气体环境是由可燃性气体的出现数量,即爆炸极限 决定的——可燃性气体出现的数量取决于释放源和场所的通风状况。 2.5 场所分类的方法 场所分类方法的核心问题是对场所中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环境基本概率的分析,这需要有经 验的专业人员的研究和参与,同时,要积累和收集场所中每台设备的运行状况和场所环境因 素等资料。因此,场所分类应由熟悉可燃性物质性能、设备和工艺状况的专业人员与从事 、电气及其他相关工程技术人员讨论确定。具体方法如下: (1) 查找和确定释放源 场所中存在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才有可能形成爆炸性气体环境。因此,首先必须查找场所中的 含有可燃性物质的储存设备、加工设备或输送管道是否可能向场所中释放出可燃性气体或蒸 气,或者空气是否可能进入容器内与可燃性气体或蒸气混合形成爆炸性混合物。 每一台设备(例如储罐、管道、泵、压缩机等),如果其内部含有可燃性物质,就应该被视为 潜在的释放源。如果它们不可能含有可燃性物质,那么很明显它们的周围就不会形成爆炸性 混合物。如果该类设备虽含有可燃性物质,但不可能逸出或泄漏到场所中,则可以不视为释 放源(例如:设置于某一空间的无接缝的管道)。 如果已确认设备会向场所中释放可燃性物质,则应先确定释放频率和持续时间,并据此确定 释放源的等级: 1) 连续级释放源:连续释放或预计长期释放的释放源。 如,固定顶的油罐上部空间和排气口;敞开的可燃性液体容器的液面附近处等,均应视为连 续级释放源。 2) 1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 如,正常运行时,预计会向周围场所释放可燃性物质的泵、压缩机或阀门的密封处;含有可 燃性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正常工作时,预计可燃性物质可能释放到周围场所中的取样 点;正常工作中,预计会释放可燃性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孔或其他开孔等均应视为1级释放 源。 3) 2级释放源: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可能释放,如果释放也仅是偶尔和短期释放的释放源 。 如,正常运行时,不可能泄漏的压缩机或阀门的密封处;正常运行时,不可能泄漏的法兰、 连接件或管道接头;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向周围场所释放可燃性物质的取样点等均应视为2 级释放源。 (2) 确定危险场所的区域类型 划分危险场所的区域类型主要依据场所中的释放源等级和通风条件。 一般来说,连续级释放源形成0区危险场所;1级释放源形成1区危险场所;2级释放源形成2 区危险场所。 同时应根据通风条件确定区域划分。如通风良好时,可降低危险场所的区域类别。反之,如 通风不良时,可提高危险场所的区域类别。这是因为释放到周围场所中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 ,会借助于通风形成的空气流动或扩散,使其浓度稀释至爆炸下限以下。 (3) 确定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 影响危险场所区域范围的有可燃性气体或蒸气的释放速率、气体的爆炸下限、相对密度、通 风条件等诸多因素,因此要对它们的影响综合分析后,确定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 2.6 影响危险场所区域范围的因素 (1) 可燃性物质的释放速率 释放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释放到周围场所中的可燃性物质的量就越多,则危险区域的范围 相应就越大。 (2) 爆炸下限 对于一定的释放量,爆炸下限降低,则浓度达到爆炸下限之上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量就相 应增加,危险区域的范围也会相应变大。 (3) 气体或蒸气的相对密度 如果气体或蒸气的相对密度比空气小,那么轻于空气的气体和蒸气就向上飘逸,这样,释放 源 上方垂直方向的危险区域范围将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而扩大;如果气体或蒸气的相对密度比 空气大,那么重于空气的气体或蒸气就趋于沉积在地面上,这样,在地面附近,危险区域的 水平范围将随着相对密度的减小而扩大。 (4) 通风 加大通风量,可以缩小危险区域的范围。这是因为通风可以将场所中泄漏的可燃性气体或蒸 气吹散或稀释,使危险区域的范围缩小。如果通风效果良好,通风换气量足够大,并且通风 连续存在,例如,有备用风机等,则可以降低危险场所的区域类别。 此外,释放源周围的障碍物可以影响通风效果,使危险区域的范围扩大。另一方面,如果障 碍物(如堤坝、围墙、天花板等)能阻挡可燃性气体或蒸气向周围进一步扩散,这时障碍物能 限制危险区域的范围进一步向外围扩展。 不同的通风条件对危险区域范围的影响可以分析如下: 1) 自然通风和整体强制通风时 如上所述,虽然通常情况下连续级释放源形成0区场所,1级释放源形成1区场所,2级释放源 形成2区场所。但是,实际的生产现场由于通风的影响,情况要复杂得多。例如,通风良好 ,也许会使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小到忽略不计,也许会成为危险性较低的区域类别。如果通 风效果特别好,也许会成为非危险场所。反之,如果通风不良,也许会扩大危险场所的区域 范围,也许会成为危险性较高的区域类别。 2) 局部强制通风时 一般情况下,采用局部强制通风稀释爆炸性混合物,比自然通风和整体强制通风的效果更好 。其结果会使危险场所的区域范围缩小,甚至会缩小至可忽略不计的程度。也许会成为危险 性较低的区域类别。甚至成为非危险场所。 3) 无通风时 无通风的场所存在释放源时,连续级释放源肯定会形成0区场所,1级释放源也可能形成0区 场所,2级释放源也可能形成1区场所。但是,特殊情况下,例如释放量极小或监视释放时, 也可能使之成为危险性较低的类别。 4) 障碍物限制通风时 如果危险场所内有障碍物影响通风时,则会使危险场所的范围扩大,或使之成为危险性较高 的类别。考虑障碍物影响时,应特别注意地坑及凹处的气体或蒸气的相对密度。 5) 通风装置出现故障时 对危险场所进行分类是以通风装置正常工作为前提的。如果通风装置故障时的危险可以忽略 不计(如另外设置有自动待机系统时),则没有必要改变以通风装置正常工作为前提所确定的 危险场所分类。但是,如果通风装置的故障危险不容忽视,则应预测无强制通风时爆炸性混 合物的范围的扩大程度,同时还应预测通风装置出现故障的频率及持续时间,并据此来确定 场所的类别。 如果通风装置不出现故障或即使有故障也很短暂,则应把因通风装置的故障而扩展的危险场 所定为2区场所。 如果在通风装置出现故障时,能够采取措施防止可燃性物质的释放(例如:工艺流程自动停 止),则不必改变原确定的场所分类。 6) 其他条件 气候条件、地形等其他因素也能影响爆炸危险区域的范围。综上,在确定危险区域时应注意 以下事项: 重于空气的气体或蒸气可能流入低于地面的空间,例如凹槽和沟;轻于空气的气体或蒸气可 能会滞留在高处的空间,例如屋顶空间;如果释放源位于车间外面或场所附近,应该采取措 施防止大量的可燃性气体或蒸气进入车间或场所;通风的状况对爆炸危险场所的范围影响很 大,在进行区域划分时应十分注意。 2.7 根据危险场所分类示意图和危险场所划分举例确定场所类别及范围 在生产现场仅根据成套设备或成套设备设计的粗略审查,就把设备周围的各部分确定为0区 、1区或2区场所几乎是不可能的,而必须仔细地分析爆炸性混合物形成的各种可能性。 要想确定可燃性物质释放的频度、释放时间、释放速率、浓度、通风及其他影响危险场所类 别、范围的要素,就必须对可能形成释放源的容纳可燃性物质的工艺流程用设备逐一进行仔 细的考察分析。国家标准GB 3836.14—2000《爆炸性环境用电气设备 第14部分:危险场所 分类》中给出了“危险场所分类示意图”及“危险场所划分举例”的提示性附录,这些资料 为掌握场所分类原理及方法提供了实际帮助。但是标准中给出的一些危险区域范围示例都是 在一定条件下划分的,使用时应注意其限定条件。标准中给出的示例仅是指导性范例,若要 将标准中的例子用于实际的场所分类,必须考虑实际的特殊环境和各种不同情况的特殊细节 ,例如,油井设施危险区域的划分是指在一般情况下确定的。如果油井的油压或气压非常高 ,则危险区域的相应范围就会扩大。此外,每个例子中只给出了一些影响参数,而不是全 部,一般情况下,考虑到这些因素 是特殊规定的,而且有一些是定性的而不是定量的,所以分类结果较为保守。也就是说,若 可能更严密地规定运行参数,便会得到更准确的场所分类结果
2011上海志信电气设备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总机021-65188096 65188169   webmaster@chinazhixin.com